退出金砖国家的国家是阿根廷。2024年1月1日,金砖国家正式扩员为十国,但阿根廷在最后关头因政府更迭宣布退出,成为唯一主动放弃成员资格的国家。这一决定源于其极右翼新总统米莱的外交转向,引发国际社会对新兴经济体合作稳定性的关注。
-
事件背景与直接原因
阿根廷原定于2024年1月与其他五国(沙特、埃及等)同步加入金砖,但米莱在2023年12月致函金砖五国领导人,以“时机不成熟”为由拒绝加入。此举被视为其“亲美退群”政策的第一步,与前总统费尔南德斯推动加入的立场截然相反。 -
阿根廷国内政治与经济因素
米莱政府上台后推行激进经济改革,包括“美元化”和紧缩政策,同时疏远多边合作机制。阿根廷长期受经济危机困扰(2023年通胀率达211%),但分析指出,退出金砖可能使其错失新兴市场合作机遇,加剧经济孤立。 -
对金砖机制的影响
阿根廷退出未影响金砖扩员进程,其余五国如期加入。金砖十国通过资源互补(如中东能源与非洲市场)强化了合作基础。专家认为,阿根廷的政策摇摆反而降低了机制内部分歧风险,凸显金砖对成员稳定性的要求。 -
国际反应与未来展望
部分观点批评阿根廷短视,放弃南美与亚洲的经贸桥梁角色;也有声音尊重其主权选择。金砖国家继续推动去美元化、基础设施投资等议程,而阿根廷需平衡对美关系与多元外交,其后续是否重返金砖取决于国内政治走向。
阿根廷的退出反映了单边政策与多边合作的张力,但金砖机制通过扩容展现了韧性。对新兴国家而言,稳定的政策连贯性仍是参与全球治理的关键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