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BRICS)最初由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中国(China)和南非(South Africa)五个国家组成,这些国家因其经济潜力巨大而被称为“金砖五国”。
1. 金砖国家的起源
金砖国家这一概念由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2001年首次提出,他预测这四个新兴经济体的经济总量将在未来几十年内超越发达国家。2006年,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外长在联合国大会期间首次会晤,开启了金砖国家的合作序幕。
2. 南非的加入
2011年,南非正式加入金砖国家,使得成员国扩展为五个,并采用“BRICS”这一名称,与英文单词“砖头”(Brick)的拼写相似,因此得名“金砖国家”。
3. 金砖国家的扩员
2024年1月1日,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和埃塞俄比亚成为金砖国家的正式成员,使成员国总数增至十个。
4. 金砖国家的意义
金砖国家不仅代表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也是推动全球治理改革、加强南南合作的重要平台。其总人口占全球的40%以上,预计到2030年将创造全球GDP的50%以上,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
总结
金砖国家从最初的“金砖四国”发展为“金砖五国”,再到如今的十个成员国,其合作机制和影响力不断扩大。这些国家的合作不仅促进了各自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为全球治理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