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金砖会议的核心货币议题聚焦于推进成员国间本币结算、减少美元依赖,并探索基于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的多边支付平台(如“金砖桥”),旨在构建更公平的国际金融秩序。
-
本币结算的加速推进
会议明确将扩大成员国间本币结算规模作为优先事项,尤其是能源贸易领域。例如,中俄双边贸易中人民币与卢布结算占比已超80%,为其他成员国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例。此举旨在降低汇率风险与交易成本,同时削弱美元在跨境贸易中的主导地位。 -
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俄罗斯、中国等国倡导利用央行数字货币(CBDC)和区块链技术构建“金砖桥”支付系统。该系统通过去中心化设计提升透明度,并支持多币种灵活结算,避免单一货币霸权。伊朗等国还提议整合国际移动支付与电商平台,进一步强化技术驱动的金融自主性。 -
应对地缘政治与美元霸权的挑战
针对西方制裁(如俄罗斯被排除出SWIFT系统),金砖国家计划建立独立支付基础设施和再保险机制,以增强金融韧性。尽管短期内难以完全替代美元(美元仍占全球支付49%),但成员国通过扩大“金砖+”合作框架,逐步吸引更多发展中国家加入去美元化进程。 -
内部协调与分歧
印度对人民币主导结算体系持保留态度,倾向于维持美元结算,反映出成员国间政策差异。多数国家支持通过多边协商逐步统一标准,例如在数字货币汇率挂钩机制上寻求共识。
总结:2024年金砖会议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去中心化”解决方案,其长期成功取决于技术落地、成员国协作及全球南方国家的参与度。这一进程或重塑未来跨境支付格局,但需克服政治与经济层面的多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