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喀山金砖会议是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机制成立以来的第十六次领导人会晤,首次由俄罗斯喀山承办,聚焦多边主义改革、经济科技合作、本币结算体系三大核心议题。会议通过《喀山宣言》,宣布金砖扩容进程正式启动,并达成人工智能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金砖合作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核心成果与亮点
-
扩容进程突破性进展
沙特、埃及、阿联酋等6国获邀加入,成员国数量增至11个,覆盖全球37%的GDP和46%人口。会议设立“金砖伙伴国”机制,为更多发展中国家参与合作提供通道。 -
本币结算体系加速落地
五国央行签署《跨境支付系统对接协议》,明确2025年前完成技术对接。俄罗斯宣布能源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超50%,印度试点卢比-卢布直接兑换。 -
科技合作聚焦三大领域
- 人工智能:成立金砖AI研究院,推动算法共享与伦理标准制定
- 新能源:建立清洁能源技术转移平台,中国承诺提供200亿美元专项**
- 太空探索:签署遥感卫星数据共享协议,共建灾害预警系统
-
国际治理改革主张
联合呼吁联合国安理会扩容,提出“新兴市场国家应获得更大话语权”。会议首次将“去武器化”写入宣言,反对太空军事化。
潜在影响与挑战
- 经济层面:本币结算体系或削弱美元在新兴市场的支配地位,但汇率波动风险仍需防范
- 地缘政治:扩容后成员国利益协调难度增加,需平衡“全球南方”诉求与既有机制效率
- 技术合作:AI标准制定可能引发与七国集团的技术规则竞争
此次会议标志着金砖机制从“应对危机论坛”向“全球治理平台”转型,后续需关注新成员国融入进程及具体合作项目的落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