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考改革方案于2025年正式实施,核心变化包括“3+1+2”选科模式、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录取参考、英语科目增加听说能力测试。新方案旨在打破文理分科限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强化应用能力考核。
-
“3+1+2”选科模式
考生必选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在物理或历史中首选1门,再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任选2门。这种组合方式赋予学生12种选择,物理与历史作为首选科目分别对应高校理工类和人文社科类专业基础要求。 -
英语听说能力占比提升
外语科目笔试分值降至100分,新增30分听说机考(总分130分),采用“人机对话”形式测试。改革后,英语教学将更注重实际交流能力培养,部分偏远地区考生可申请方言版听力试题。 -
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建立省级统一电子平台,记录学生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志愿服务等成长轨迹。评价结果以等级呈现,作为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招生的重要依据,普通批次录取同分时优先参考。 -
农村专项计划扩容
面向58个脱贫县的定向招生比例提高至15%,新增“乡村振兴”专项批次,覆盖涉农专业和师范院校。专项生需签订服务协议,毕业后返乡工作不少于5年可享受学费代偿。 -
录取批次合并调整
取消本科一批、二批划分,合并为普通本科批次,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分类考试。艺术类统考专业增至9类,建立省级统考成绩互通互认机制。
此次改革强调学科交叉与地域公平,考生需提前规划选科组合与职业路径。建议关注省级教育考试院每月发布的模拟选科数据,合理匹配自身优势与高校专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