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甲卷文言文阅读解析
一、材料背景与内容
材料出自清代赵翼《廿二史札记》,原文为:
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而其用人亦各有不同者,大概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刘备为吕布所袭奔于操,程昱以备有雄才,劝操图之。操曰:“今收揽英雄时,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也。”然此犹非与操有怨者。
核心信息
-
三国人才辈出,主公用人策略差异显著:
-
曹操:权术驾驭(如杀吕伯奢、荀彧)
-
刘备:以诚结交(如三顾茅庐、结交关羽)
-
孙权:意气相投(如兄弟齐心抗曹)
-
-
案例分析:
-
刘备被吕布袭后投奔曹操,程昱推荐刘备,曹操以大局为重保留其势力
-
曹操曾拒绝杀害吕伯奢一家以收揽人心,体现其用人哲学
-
二、题目类型与解题技巧
-
理解与翻译
-
需注意文言虚词(如“夫”“若”“以”等)和句式(判断句、被动句)
-
例如:“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判断句)
-
-
分析人物与事件
-
通过言行举止分析人物性格(如曹操的权谋、刘备的仁德)
-
梳理事件逻辑,如吕布袭刘备后曹操的应对策略
-
-
联系历史背景
-
结合《史记》《三国演义》等史料验证文言文描述
-
例如:吕布之乱与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关联性
-
三、典型题目解析
1. 翻译题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
- 翻译 :有雄心壮志的人,胸中有好的计谋。- 技巧 :先分词组(夫/英雄/者),再结合语法结构翻译
2. 理解题
“操曰:‘今收揽英雄时,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也。’”
-
解析 :曹操以收揽天下英才为战略,宁可失去一人也不损害民心
-
同类题型 :分析历史人物决策的利弊
3. 比较题
“曹操与刘备用人异同”
-
相同点 :均重视人才,且能容人
-
不同点 :曹操用权术控制,刘备以真诚结交
-
答题结构 :需结合具体事例分析
四、总结与启示
-
历史借鉴 :三国用人策略为现代管理提供思路,如柔性管理(刘备)与刚性控制(曹操)的平衡
-
文本解读 :文言文学习需结合史实与文学手法,提升综合分析能力
-
高考备考 :建议多做真题变式练习,掌握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框架
以上解析综合自教材、考题及史学研究,旨在帮助理解文言文内涵与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