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地狱难度省份排行榜显示,河南、广东、山东稳居前三,其核心痛点在于“考生基数庞大但优质高校稀缺”,导致985/211录取率常年垫底。河南以136万考生、0.8%的985录取率成为“地狱模式”天花板,广东76万考生面临211录取率仅2.74%的困境,山东则因“内卷文化”与100万考生规模加剧竞争。相比之下,北京、上海、天津凭借户籍红利与高录取率(如北京清北录取率0.8%)成为“简单模式”代表。
-
河南: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连续多年高考人数全国第一(2024年136万),但省内仅郑州大学一所211高校。一本上线率16.72%,985录取率不足1%,复读生占比超25%,竞争惨烈程度堪称“地狱中的地狱”。 -
广东:经济强省的教育短板
考生规模全国第二(76万),但中山大学对本省招生比例仅45%,远低于其他985院校。211录取率2.74%低于全国均值,高分考生常因省内名额限制被迫选择省外普通院校。 -
山东:内卷文化的巅峰
百万考生催生“先上曲阜师范,再考研出省”的独特路径。省内名校对本省招生比例低,叠加“山河四省”资源匮乏共性,一本录取率仅19.47%,考生需超常努力争取有限名额。 -
河北与山西:隐形高压区
河北88万考生依赖衡水模式突围,省内无985高校且一本率不足10%;山西35万考生仅太原理工一所211,一本录取率17.05%,教育资源匮乏问题突出。 -
简单模式:政策与资源的双重红利
北京(6.8万考生)、上海(5.8万)、天津(7.4万)本科录取率超70%,清北复交等名校本地招生比例超30%,户籍壁垒进一步降低竞争压力。西藏、青海等边疆地区则受益于少数民族加分与低考生基数(均不足6万)。
高考难度本质是教育资源分配问题的缩影。对于地狱模式省份的考生,提前规划异地升学或针对性强化弱势科目或许是破局关键,而政策制定者需正视区域公平,逐步优化高教资源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