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第一届是什么时间

​恢复高考第一届是1977年12月10日至12日​​,这是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关键亮点​​:① ​​中断十年后首次重启​​,570万考生涌入考场;② ​​决策仅用数月​​,***力推改革;③ ​​冬季开考​​,成为史上唯一一次冬季高考;④ ​​录取率仅4.8%​​,27.3万人圆梦大学。

  1. ​决策背景与速度​​:1977年8月***主持召开科教座谈会,当场拍板恢复高考。10月12日国务院正式发文,从决策到实施仅用两个月,打破“推荐入学”旧制,确立“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原则。

  2. ​考生与考试特点​​:考生年龄跨度大,涵盖工人、农民、知青等群体;考题因时间仓促相对简单,但十年文化断层使多数人备考艰难。考卷用印刷《毛选》的纸张紧急调配,凸显资源紧缺。

  3. ​社会影响​​:恢复高考不仅是教育变革,更是拨乱反正的象征。它重塑“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观,为改革开放储备人才,直接推动后续77级、78级(合称“新三届”)成为各领域栋梁。

  4. ​历史意义​​:这一事件标志着公平竞争时代的回归,奠定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基础。至今,高考仍是社会流动的重要通道,其公平性被视为国家进步的缩影。

​总结​​:1977年高考重启的不仅是考场,更是一个民族对知识与未来的信念。它提醒我们:教育公平是社会进步的基石,而每一次改革都可能改变千万人的命运轨迹。

本文《恢复高考第一届是什么时间》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127473.html

相关推荐

恢复高考后第一年的考试条件

恢复高考后第一年(即1978年)的考试条件如下: 一、报考对象 包括以下五类人群: 工人、农民 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 复员军人 干部 应届高中毕业生 二、年龄限制 要求报考者年龄不超过40周岁,即“老高三”群体。 三、其他要求 需具备以下条件: 无违法犯罪记录 身体健康 四、考试时间与总分 考试时间 :1978年统一组织考试,具体时间未明确提及 考试科目 :文科考数学、语文

2025-05-15 学历考试

第一年恢复高考是哪年哪月

​​第一年恢复高考是1977年12月​ ​,这是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关键亮点​ ​包括:***力推决策、唯一冬季高考、570万人报考、27.3万录取率仅4.8%,以及动用《毛选 》纸张印考卷的特殊背景。 ​​决策与时间节点​ ​:1977年8月***主持召开科教座谈会,10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恢复高考文件,12月10日至12日全国统一开考,成为唯一一次冬季高考。

2025-05-15 学历考试

第一届高考恢复哪些人可以参加

1977年恢复高考时,允许工人、农民、知识青年、复员军人、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等群体报考,打破了“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招生制度,恢复统一的文化考试,择优录取。 具体条件与人群 工人 :包括国有和集体企业的工人,他们大多因“文化大革命”中断学业,高考恢复后获得继续学习的机会。 农民 :农村地区的青年,尤其是知识青年,他们通过高考可以改变命运,进入大学深造。 知识青年 :下乡知青和回乡知青

2025-05-15 学历考试

新中国第一届高考是哪一年

1952年 中国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于 1952年 举行,具体信息如下: 时间与背景 1952年3月15日、16日、17日,新中国首次全国统一高考正式实施。这一制度旨在统一选拔标准,缓解此前高校招生混乱的局面。 考试科目与形式 考试共包含8个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俄/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每科考试时间为1小时40分钟,采用分科考试模式。 历史意义

2025-05-15 学历考试

恢复高考第一年有多少考生

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全国共有570万考生参加考试,但仅录取约27万人,录取率低至4.7%-5%,堪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竞争。 考生规模与录取率 当年570万考生中,仅27万余人被录取,录取率不足5%,远低于如今超90%的高考录取率。这一数据反映了当时高等教育资源的极度稀缺,以及国家对人才选拔的严格标准。 历史背景与特殊性 高考中断十年后重启,积压了十余届考生同场竞争

2025-05-15 学历考试

高考可以重考几次

根据最新政策规定,高考复读次数如下: 结论 :2024年及以后,考生最多只能复读一次,但不同省份可能存在差异,建议咨询当地招生考试部门。 具体说明 : 全国统一政策 教育部规定,高中阶段学生参加高考原则上不超过2次,包括第一次考试和最多1次复读。2024年后,部分省份明确限制复读次数为1次,以平衡教育资源与竞争压力。 地方政策差异 部分省份允许在2次考试后通过其他途径(如成人高考

2025-05-15 学历考试

第一届高考恢复时间几月

第一届高考恢复时间为 1977年12月 ,具体信息如下: 政策宣布时间 1977年10月21日,国务院正式宣布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实际考试时间 第一届全国统一高考于 1977年12月10日 正式举行,考生在当年12月完成考试。 考试背景与意义 此次恢复高考标志着中国教育制度重建的起点,570万考生中27万人被录取,录取率4.8%,为后续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总结

2025-05-15 学历考试

1977年恢复高考年龄放宽到多大

1977年恢复高考时,年龄放宽至30岁 ,且婚否不限 ,这一政策为当时的大龄知识青年(尤其是“老三届”毕业生)提供了宝贵机会。以下是核心要点: 年龄上限与特殊放宽 1977年高考明确规定考生年龄不超过30岁,但对有实践经验或专长的优秀人才(如1966、1967届高中毕业生),可破例放宽至30岁。此政策延续至1978年,之后逐步收紧为25岁以下限制。 招生对象广泛 工人、农民、知青

2025-05-15 学历考试

1977年第一届高考时间

​​1977年第一届高考于12月10日至12日举行(部分省份略有差异),这是中国教育史上划时代的转折点,标志着中断11年的高考制度正式恢复。​ ​570万考生从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走进考场,仅27万人被录取,录取率低至5%,却为改革开放奠定了人才基础。 高考恢复的决策在1977年10月21日由《人民日报 》头版公布,***力主“当年恢复、当年考试”。由于时间紧迫,各省自主命题并安排具体考试日期

2025-05-15 学历考试

1977年吉林省高考时间是多少

​​1977年吉林省高考时间为11月27日至28日,是全国首个开考的省份​ ​。这场冬季高考因恢复高考制度的历史性决策而备受瞩目,短短一个多月的筹备期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特殊记忆。 ​​历史背景与特殊性​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恢复高考,吉林省作为首个开考省份,仅用40余天完成从政策公布到组织考试的全流程。与其他省份分散在12月考试不同,吉林的考试时间最早(11月底)

2025-05-15 学历考试

6月份高考从哪年开始

2003年 6月份作为高考时间始于 2003年 ,具体调整背景和细节如下: 调整时间与原因 1979年至2002年,全国统一高考时间均为7月7日至9日。2001年11月,教育部根据气象数据综合考量,将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调整至6月7日、8日、9日,以避开高温天气对考生发挥的影响。 调整依据 1979-2002年7月高温频发,考生面临"高温烤"的严峻考验,可能影响正常发挥。

2025-05-15 学历考试

高考改成6月份是哪年

高考改成6月份的时间是 2003年 ,具体调整原因如下: 调整时间与背景 2003年起,中国高考时间固定为每年6月7-9日(部分省份延长至6月10日)。这一调整源于1977年恢复高考后,1979-2002年高考时间均为7月7-9日,但2002年教育部决定提前至6月。 主要原因分析 气候因素 :6月气温相对温和,7月进入盛夏,高温易影响考生发挥及阅卷工作。2003年调整后

2025-05-15 学历考试

高考什么时候从7月调成6月

高考从7月调整到6月的关键时间点是‌2003年 ‌。‌主要亮点 ‌包括:‌天气因素优化 ‌(避开高温多雨)、‌考务流程简化 ‌(与录取周期更好衔接)、‌国际接轨考量 ‌(与海外升学时间匹配)。这一调整至今已稳定实施20余年,成为我国高考制度的重要改革节点。 ‌分点展开论述: ‌ ‌调整背景 ‌ 1977年恢复高考后长期固定在7月7-9日,但夏季极端天气频发(如1994年华东暴雨

2025-05-15 学历考试

哪一年改成6月高考的

2003年 高考改成6月份的时间是 2003年 ,具体调整原因如下: 调整时间与背景 2003年起,中国高考时间固定为每年6月7-9日(部分省份延长至6月10日)。这一调整源于1977年恢复高考后,1979-2002年高考时间均为7月7-9日,但2002年教育部决定提前至6月。 主要原因分析 气候因素 :6月气温相对温和,7月进入盛夏,高温易影响考生发挥及阅卷工作。2003年调整后

2025-05-15 学历考试

高考时间从哪一年改成六月的

高考时间从2003年开始由7月改为6月,这一调整主要是为了避开高温天气和自然灾害对考生的影响,并提供更为适宜的考试环境。 自1979年至2002年,全国统一高考时间一直固定在每年的7月7日至9日。考虑到7月份气温普遍较高,且自然灾害频发,教育部经过一系列调研后决定将高考时间提前至6月,以减轻夏季高温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组织工作的不利影响。中国气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

2025-05-15 学历考试

高考从哪一年开始改为六月份考试

高考从2003年开始改为6月考试,具体调整信息如下: 调整时间与背景 2001年教育部决定将高考时间从7月7-9日提前至6月7-8日(部分省份延长至6月9-10日),并于2003年正式实施。这一调整旨在为高校录取预留更充足时间,同时减少学生备考焦虑。 政策优化依据 录取流程 :提前考试可确保开学前完成招生流程,避免因时间延误影响高校招生计划。 学生压力 :6月考试时间相对集中

2025-05-15 学历考试

高考七月改六月是哪一年

2003年 高考时间从7月调整至6月始于2003年,具体信息如下: 调整时间与原因 2003年起,全国统一高考时间从7月7-9日(部分省份延长至9日)提前至6月7-9日。这一调整由教育部于2001年提出建议,并于2003年正式实施,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为高校录取预留更充足时间,确保开学前完成流程; 减少学生等待考试的时间,缓解心理压力; 避开7月高温、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 历史沿革

2025-05-15 学历考试

高考为何从7月改成6月

中国高考时间从7月调整至6月,主要基于气候、政策优化及历史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具体原因如下: 气候因素 6月气温相对温和,南方地区7月多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风险较高。1998年长江洪水曾因7月考试延误,2003年调整后有效规避此类风险。 教育政策优化 录取周期调整 :6月考试为高校留出更充足时间完成录取流程,确保开学前完成招生。 减轻考生压力 :提前考试减少等待焦虑

2025-05-15 学历考试

第一志愿没被录直接第二志愿嘛

​​第一志愿未被录取是否直接进入第二志愿,取决于所在省份的录取模式:平行志愿下系统自动检索后续志愿且互不影响,顺序志愿则需按填报顺序依次投档。​ ​ 关键点在于:​​平行志愿遵循“分数优先”原则,所有志愿视为同等优先级;顺序志愿则存在级差风险,前序志愿落榜可能影响后续机会。​ ​ 高考录取中,不同志愿模式的处理逻辑截然不同。平行志愿体系下,考生填报的多个院校志愿被视为并列关系

2025-05-15 学历考试

填志愿第一志愿没录取 后面会怎么办

轮到第二志愿,未录取则退档 关于第一志愿未录取后的处理流程,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志愿检索与投档规则 平行志愿模式 (全国大部分省份采用) 若第一志愿未被提档(即分数未达投档线),系统将自动检索第二志愿,直至找到有计划的院校专业组。 若所有志愿均被录满,则进入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顺序志愿模式 (少数省份采用) 按志愿顺序依次投档,若第一志愿未录取,直接进入第二志愿,以此类推。 二

2025-05-15 学历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