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全国共有570万考生参加考试,但仅录取约27万人,录取率低至4.7%-5%,堪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竞争。
-
考生规模与录取率
当年570万考生中,仅27万余人被录取,录取率不足5%,远低于如今超90%的高考录取率。这一数据反映了当时高等教育资源的极度稀缺,以及国家对人才选拔的严格标准。 -
历史背景与特殊性
高考中断十年后重启,积压了十余届考生同场竞争,导致报考人数激增。考试时间也首次调整至冬季,与后续夏季高考形成鲜明对比。 -
社会影响与意义
低录取率下脱颖而出的考生被称为“天之骄子”,成为改革开放后首批凭实力改变命运的知识分子。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教育公平与人才选拔制度的重大转折。
总结:恢复高考第一年的数据不仅体现了教育资源的紧张,更凸显了高考重启对国家发展和社会流动性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