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在新高考“院校专业组”志愿模式下,考生可根据选考科目匹配情况,填报同一所大学的多个专业组,每个专业组视为独立志愿单位,且组内专业调剂仅限本组范围。这一设计既拓宽了选择空间,又保障了录取精准性。
分点解析:
-
选考科目决定可填报范围
若考生的物理、化学、生物组合符合某大学A专业组(限物理)和B专业组(限物理+化学)的要求,则可同时填报这两个组,并分别选择组内1-6个专业。未选生物的考生则无法填报要求生物的专业组。 -
填报数量与批次规则
不同省份对专业组志愿数量有差异规定,例如河南本科批最多可填48个组,上海可填24个组。考生需在批次限额内自由组合不同大学的专业组,同一大学符合条件的组均可重复填报。 -
调剂与录取逻辑
专业调剂仅在填报的专业组内进行,不会跨组调剂。例如填报某大学“计算机组”和“医学组”,若选择服从调剂,仅会在对应组内未录满专业中调剂,避免被调剂到完全不相关的领域。
合理利用多专业组填报策略,既能冲刺理想院校的优势专业,又能通过组内调剂保底。建议考生仔细核对选科匹配性,并参考目标院校专业组的往年分数与计划数,优化志愿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