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有6个省份在高考志愿填报中不设置调剂政策,包括浙江、山东、贵州、河北、辽宁、重庆。这些省份实行“专业(类)+院校”的平行志愿模式,考生需直接填报具体专业,避免了被调剂到非意向专业的风险,同时志愿数量较多(如96个或112个),进一步降低了滑档概率。
-
浙江、山东、河北等省份采用“专业(类)+院校”模式,每个志愿由1个专业和1所院校组成,投档时直接匹配到具体专业,无需服从调剂。例如浙江可填报80个志愿,辽宁可填报112个,充分满足考生精准选择的需求。
-
取消调剂的优势在于减少退档风险,考生不会被分配到未填报的专业。传统调剂模式下,退档主因是考生不服从调剂或体检/单科成绩不达标,而新模式下仅因专业录取线或特殊要求不满足时才会退档。
-
填报策略需更精细化。虽然无调剂政策降低了意外风险,但考生仍需合理规划“冲稳保”志愿梯度,并仔细核对专业要求(如单科成绩、身体条件),避免因硬性条件不符被退档。
-
与其他省份的对比:非新高考省份或采用“院校专业组”模式的地区(如江苏、广东)仍保留组内调剂,考生需谨慎选择是否服从调剂,以防被分配到冷门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直接影响升学与职业发展,无调剂省份的考生应充分利用志愿数量优势,结合兴趣与分数科学排列组合;其他省份考生则需权衡“冲院校”与“保专业”的优先级。建议提前研读目标院校招生简章,确保符合所有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