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105%是指高校在招生时按照计划招生人数的105%比例投档或录取,既可能用于填补未报到的空缺名额,也可能是为择优录取预留的弹性空间。这一机制通过超计划招生保障生源质量,但同时也带来退档风险或教学资源压力。
-
核心定义与操作逻辑:当某校计划招生100人时,按105%比例可投档或录取105人。多出的5%主要用于应对考生放弃入学、体检不合格等不确定因素,确保最终实际入学人数接近计划数。部分院校会直接超额录取以吸引优质生源,提升专业竞争力。
-
双重应用场景:
- 投档环节:省级招办按105%比例向高校投递考生档案(如100个计划投105份档案),高校再从中择优录取。
- 最终录取:少数院校直接录取105%的学生,通常因预估报到率不足或为抢占高分考生。
-
利弊与注意事项:
- 优势:增加考生录取机会,尤其对压线考生;帮助高校稳定招生规模。
- 风险:超额投档可能导致低分考生被退档;超额录取或加剧宿舍、师资等资源紧张。考生需关注院校是否承诺“进档不退档”,并合理评估自身分数位次。
提示:该比例因院校、批次而异,建议查阅目标院校最新招生章程确认具体规则,同时结合往年录取数据综合判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