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简称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核心议题为“全面深化改革”,首次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等重大理论突破,成为新时代改革进程的里程碑事件。
-
会议背景与定位
作为每届中央委员会的五次全会之一,三中全会通常聚焦深层次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延续这一传统,但改革广度与深度空前,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领域,系统性提出336项改革举措,明确2020年阶段性目标。 -
核心改革亮点
- 经济体制:首次将市场作用从“基础性”提升为“决定性”,强调政府与市场关系重构,推动财税、金融、国企等关键领域改革。
- 政治体制:设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国家安全委员会,强化改革顶层设计与国家安全体系。
- 社会民生: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完善社会保障,促进公平正义。
-
历史影响
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被视为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又一划时代文件,为后续改革(如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深化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制度基础,其理念至今仍影响中国发展路径。
提示: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意义需结合其历史承继性与实践延续性,后续改革如“放管服”、乡村振兴等均可追溯至此次会议的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