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下七个方面的改革部署,围绕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系统性改革展开:
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完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支持国有企业成为原创技术策源地。
-
完善市场体系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破除行政干预经济纠纷的乱象。
-
优化营商环境 :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
二、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
创新驱动发展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重大技术攻关,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
质量效益提升 :完善质量评价体系,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三、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
财政金融改革 :完善财税体制,深化金融监管改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
宏观调控优化 :建立现代化经济调控体系,提升应对经济波动能力。
四、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
城乡要素流动 :推动土地、资本、人才等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缩小城乡差距。
-
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统筹。
五、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
贸易投资自由化 :降低关税壁垒,完善外商投资服务体系,扩大高水平开放。
-
区域协同发展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内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衔接。
六、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
-
民生保障强化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
收入分配优化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城乡、区域、群体间收入差距。
七、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
绿色发展转型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
环境治理强化 :加大生态保护投入,完善环境监管机制,建设美丽中国。
总结
这七个方面既立足当前经济转型需求,又兼顾长远发展目标,体现了“稳中求进、守正创新”的改革思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制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