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的选用及变更情况如下:
一、会计政策定义
会计政策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及处理方法,包括资产计量基础(如历史成本、公允价值)、收入确认原则、费用分摊方法等。
二、会计政策选用原则
-
一致性原则 :同一交易或事项应采用相同政策,且各期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
政策选择依据 :仅在对同一经济业务存在多种处理方法时,会计政策才具有实际意义。
三、会计政策变更条件
-
法定变更 :法律、法规或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要求变更(如收入准则调整)。
-
信息优化 :变更后能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如新准则要求)。
四、会计政策变更处理方法
-
追溯调整法 :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及相关项目,适用于累积影响数可可靠计算的情况。
-
未来适用法 :从变更当期起适用新政策,不调整前期数据(如新准则下部分费用处理)。
五、常见会计政策变更案例
-
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 :从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需追溯调整。
-
收入确认原则 :电商企业按商品控制权转移确认收入。
-
费用分摊方法 :制造企业调整间接费用分摊方式。
六、风险与规范
-
滥用风险 :企业可能通过变更政策操纵利润或误导报表,需严格遵循法规和准则。
-
审批要求 :重大变更通常需经股东大会等机构批准。
七、实例参考
某企业因财政部新规定,将保证类质保费用计入营业成本,属于遵循新准则的法定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