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改进的关键在于标准化建设、科技赋能、人才培训、医养结合及监管强化,通过系统化措施可显著提升老年人福祉与机构运营水平。
-
标准化服务流程:建立统一服务规范,涵盖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环节,明确适老化设施配置标准,确保服务可量化、可评估。例如,部分机构已引入《保险机构适老服务规范》,从柜面到线上渠道实现全流程标准化。
-
智能化升级:部署智慧养老平台,整合安全监控、健康数据管理和紧急呼叫功能,缩短应急响应时间。刷脸助餐、电子健康档案等应用可提升服务便捷性与透明度。
-
专业化队伍建设:定期开展护理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提高持证护理员比例。通过竞赛和绩效激励增强从业人员职业认同感,部分地区护理员持证率已超行业均值26%。
-
深化医养资源协同:与医疗机构合作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健康体检、慢性病管理等服务。农村区域可集中资源打造“精康融合”型机构,满足基础医疗与照护需求。
-
动态监管与分类整改:推行“双随机”抽查和满意度调查,对安全隐患突出或入住率低的机构实施关停并转,同时通过等级评定和公开曝光机制倒逼质量提升。
养老机构需结合本地实际,从政策支持到市场培育多维度发力,持续优化服务供给,让老年人享受安全、有尊严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