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报告标记是个人信用状况的“密码本”,通过字母、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揭示还款行为与信用风险。关键标记包括:N(正常)、B(呆账)等字母代码,数字1-7(逾期天数分级),以及/*#(账户状态符号),直接影响**审批、利率甚至求职租房。
-
字母标记解析
- N:按时足额还款,信用良好;B:长期未还的坏账,信贷申请基本无望;C:结清状态,但需注意是否含“代偿”等特殊情况。
- D(担保代偿)和Z(以资抵债)可能隐藏连带风险,即使本人无逾期也会牵连信用。
-
数字与符号含义
- 数字1(1-30天逾期)到7(180天以上)逐级加重,“连三累六”(连续3次或累计6次逾期)是银行红线。
- /:未开户;*:本月无还款;#:状态未知,需主动核实。
-
五级分类与长期影响
- 从“正常”到“损失”五级分类中,次级以下(如可疑、损失)将导致**拒批,甚至触发法律程序。
- 公共事业欠费(如水电)目前多数不纳入征信,但未来可能逐步接入,需提前防范。
定期自查征信报告,纠正错误标记,避免过度查询或担保连带风险,是维护信用健康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