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二评奖学金的核心依据是学术成果、课业成绩、科研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全面表现,其中论文发表、专利授权、课题参与是拉开差距的关键,而思想道德、社会活动、导师评价则决定能否通过初审。
- 学术成果为王:核心期刊论文(尤其是SCI/EI或C刊)直接决定竞争力,影响因子和分区越高加分越多;专利授权(尤其是发明专利)是重要筹码;参与国家级或省部级课题并署名显著提升权重。
- 课业成绩是门槛:研一课程加权平均分需排名前30%(部分学校要求无挂科),专业课成绩突出者更受青睐。
- 科研能力多维体现:独立主持校级创新项目、学术竞赛获奖(如“挑战杯”)、学术会议报告均可加分;与导师合作的高质量成果(如结题项目)能体现团队贡献。
- 综合素质不可忽视:担任学生干部、志愿服务时长、文体比赛获奖等提升软实力;导师推荐信和答辩表现(如国奖评选)可能一锤定音。
- 硬性红线需规避:学术不端(如抄袭)、违纪记录、欠缴学费等直接取消资格,部分学校对德育评分设最低线。
提示:奖学金评定细则因校而异,建议提前研读学院文件,聚焦目标奖项的量化标准(如论文分区要求),同时与导师保持沟通,针对性提升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