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求职市场呈现“需求萎缩、竞争内卷、虚假招聘泛滥”三大趋势,核心矛盾在于岗位总量减少与求职者技能错配。企业更倾向存量替换而非新增岗位,且对候选人背景(如大厂经历、行业资源)要求苛刻;AI面试作弊、薪资普降和虚假职位(套方案/信息)进一步加剧求职者困境。
当前求职市场的结构性变化体现在以下方面:
- 岗位供需失衡:增量职位稀缺,存量岗位多通过内推或猎头消化,公开渠道职位更新缓慢且存在“僵尸岗位”(长期挂岗不招聘)。部分企业甚至通过虚假招聘套取行业信息或临时解决方案,求职者需警惕“HR积极沟通但无实质进展”的陷阱。
- 用人标准极端化:35岁+群体面临年龄歧视,跨行业跳槽难度陡增。企业普遍要求“即插即用”型人才,如销售岗需自带客户资源,职能岗则偏好降薪20%仍愿接手的候选人。金融、互联网等高薪行业薪资回调,新兴科技领域成少数逆势增长赛道。
- 竞争手段异化:求职者通过简历包装、AI辅助面试(如延迟回答专业问题)提升通过率,而BOSS直聘等平台算法加剧信息不对称,形成“企业付费可见简历-求职者付费投递”的恶性循环。
行动建议:求职者需聚焦垂直领域积累不可替代性资源(客户/技术),优先内推渠道;企业则应减少“钓鱼式招聘”,通过透明薪酬和成长路径吸引真实人才。市场寒冬中,唯有双向诚信才能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