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制作工艺的核心在于 选料精准、塑形多样、烧制控温 三大环节。黏土需经淘洗去杂质,手工拉坯或模具成型后阴干,最后在窑炉中以800-1200℃烧制,釉色与纹饰则根据文化需求定制。以下是关键工艺解析:
-
原料处理
选用高可塑性黏土,经浸泡、过滤、踩踏排除气泡,加入石英或长石调节收缩率,确保坯体不开裂。 -
成型技法
- 手筑法:泥条盘筑或捏塑,适合异形陶器;
- 轮制法:拉坯成型效率高,器壁均匀;
- 模印法:批量生产浮雕纹饰,常见于民俗陶器。
-
干燥与修坯
自然阴干7-15天,剔除毛刺后打磨表面,复杂器型需分段拼接。 -
烧制工艺
- 氧化焰:红陶/褐陶,温度较低(800-950℃);
- 还原焰:灰陶/黑陶,密闭窑炉缺氧烧制(1000℃以上);
- 釉烧:二次烧成时施釉,形成玻璃质保护层。
提示:现代陶艺融合3D打印与环保釉料,但传统工艺仍是文化传承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