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师范学院学科建设以“做精教师教育、做特工科、做优人文社科”为战略方向,形成“1个省级一流学科+6个应用型学科+7个重点学科”的立体化布局,其中音乐与舞蹈学(南音方向)为福建省一流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等6个学科入选省级应用型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等7个学科获评省级重点学科。学校依托4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14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构建了与泉州区域经济文化高度适配的特色学科体系。
分点展开:
- 特色学科引领发展:音乐与舞蹈学(南音方向)是全国高校首创学科,入选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其创新成果《凤求凰》获国家级舞台艺术认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纺织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等学科深度对接泉州千亿级产业集群需求。
- 科研平台支撑创新:拥有福建省大数据管理新技术重点实验室、海洋藻类活性物质开发重点实验室等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南音研究中心、闽南文化生态研究中心等10个人文社科基地,近五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60余项。
- 应用型人才培养:建立“超精密光学工程协同创新中心”等3个省级协同创新平台,与中化国际、安踏集团等龙头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推行“学期交流+学分互认”的国际化培养模式,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超97%。
- 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作为福建省唯一入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高校,深度参与海丝文化、闽南文化研究,南音学科专业成为两岸文化交流重要纽带,并面向20余国招收留学生。
泉州师范学院学科建设以“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为核心理念,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与产教协同,持续为福建省基础教育与产业升级输送高质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