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程学院更名后的发展规划聚焦“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以更名大学为契机推动内涵式发展,重点布局学科升级、产教融合、师资优化三大方向,计划通过5年实现从“新建”向“新型”跨越。
-
学科建设与学位点扩容
围绕土木工程、智能制造等优势学科打造A类重点学科群,加速新增博士点培育,推动工程学等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同步优化硕士点布局,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前沿领域,形成“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 -
产教融合深化行动
依托现代产业学院,强化与福建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等产业的协同创新。计划新建3个以上产业学院,推行“入学即入行”培养模式,确保学生参与200小时以上真实项目实操,毕业生本地就业率目标提升至75%。 -
师资与科研能级跃升
实施“强师工程”,3年内将博士教师占比提高至65%,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30名。科研经费年均增长20%,重点攻关绿色建筑、智能装备等关键技术,建设省级以上科研平台5个。 -
治理体系现代化
推进校院两级管理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机制,构建数字化治理体系。新校区建设与实验设备升级投入超10亿元,支撑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
更名后的福建工程学院将显著提升区域高教竞争力,但需警惕“重名轻实”风险。考生与家长可重点关注其学科特色匹配度与校企合作实效,而非仅凭校名判断办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