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船厂历史沿革可归纳为以下五个阶段:
-
古代造船业起源(三国至元明)
福建造船业历史可追溯至三国时期,福建历史上第一家官造船厂在此诞生。元明时期,福建凭借经济稳定和海防战略地位,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官方造船中心之一,为清代造船业奠定基础。
-
近代船政创办(1866年)
清政府于1866年批准创办福建船政(马尾船厂),由左宗棠、沈葆桢主持,是中国近代第一家专业机器造船厂。船厂包含船坞、铸铁厂、轮机厂等13个厂区,形成“船政十三厂”,并配套船政学堂培养工程技术人员。
-
技术革新与辉煌成就
-
1869年建成中国首艘采用水下螺旋桨的千吨级蒸汽兵轮“万年清”号;
-
40年间造船40余艘,排水量合计约5万吨,占当时国内总量的70%;
-
船政学堂培养严复、邓世昌等近代科技人才。
-
-
停办与转型(1907年)
因清政府无力订购军舰,福建船政于1907年停办。但船政精神(爱国、科学、创新)和产业基础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
现代发展(20世纪至今)
-
20世纪90年代转型生产集装箱船,1999年出口17600吨散货轮至北欧;
-
福建船舶工业集团(福船集团)成立于1982年,年造船能力240万载重吨,成为南方重要船舶生产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