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保测评4级服务流程是保障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核心合规环节,其核心流程包括定级备案、差距分析、整改加固、测评实施与监督检查,尤其强调物理环境冗余设计、双因素认证、实时入侵检测等强制性技术措施,以及每半年一次的复测频率。
-
定级与备案
四级等保需组织国家级专家评审委员会对系统定级合理性进行审核,确定对象涵盖工业控制系统、云计算平台等关键设施。备案材料需提交至省级网安总队,包括《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表》及专家评审意见,审核周期通常为20个工作日。 -
差距分析与整改
测评机构通过漏洞扫描、配置核查等技术手段,比对系统现状与四级标准(如GB/T 22239-2019)的差距。重点整改项包括:部署双链路电力供应、电子门禁双重鉴权、数据存储加密强度≥256位,以及建立独立安全管理中心实时监控威胁。 -
测评实施
现场测评采用访谈、渗透测试、应急演练三种方式,覆盖物理环境(如防雷击接地电阻≤4Ω)、网络通信(VLAN隔离与IPSec加密)、应用系统(代码审计与输入过滤)等层面。测评得分需≥90分且无高风险项方可通过。 -
持续监督
通过备案后,企业需每半年接受复测,并配合网安部门突击检查。日常需保留安全日志至少1年,定期开展红蓝对抗演练,确保应急响应时效≤15分钟。
四级等保的实施需联动技术与管理双体系,选择具备国家资质的测评机构(如中国网安、启明星辰)可显著提升合规效率。建议提前6个月启动流程,预留足够时间应对硬件改造与制度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