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保测评费用受系统等级、规模复杂度、测评机构资质、地区差异及整改需求等多因素影响, 从二级的5万-10万元到三级7万-20万元不等,四级及以上费用更高。企业需结合自身情况优化预算,如提前安全建设、比价选择机构等。
-
系统等级与规模
等级越高(如三级比二级)、系统规模越大(服务器/终端数量多),测评深度和工作量显著增加,费用自然攀升。例如,金融系统三级测评可能达20万元,而小型企业二级测评仅需5万元。 -
测评机构差异
资质高、口碑好的机构收费通常更高,但能保障服务质量;小型机构可能低价竞争。不同机构对同一系统的报价差异可达30%,需综合资质与性价比选择。 -
地区经济因素
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上广)因市场竞争充分,测评费用可能低于欠发达地区。例如,同一三级测评在广东可能比西部省份低2万-3万元。 -
整改与附加成本
若测评发现大量漏洞,需额外支付整改费(如设备升级、安全加固),占总费用30%-50%。培训、咨询等附加服务(约500元/人/天)也会增加支出。 -
动态管理策略
定期自查修复漏洞可降低整改费用;使用在线报价工具比较多家机构,预留10%-20%预算弹性应对突发需求,能有效控制总成本。
合理规划等保测评预算需平衡合规性与成本效益,提前布局安全建设、精准匹配测评需求是关键。企业应避免因低价牺牲质量,确保长期安全投入的价值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