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打印机若未正确设置安全防护,可能成为黑客入侵网络的“后门”,导致数据泄露或恶意攻击。 关键措施包括:禁用默认密码、启用WPA3加密、关闭非必要端口、定期更新固件,以及隔离打印机网络。以下是具体设置指南:
-
修改默认管理员凭证
出厂预设的“admin/123456”等弱密码极易被破解。通过浏览器输入打印机IP地址进入管理界面,在“安全设置”中创建12位以上复杂密码(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及符号),并启用登录失败锁定功能。 -
强制使用WPA3加密协议
在无线设置中选择WPA3-AES加密(若设备支持),避免使用已淘汰的WEP或WPA-TKIP。同时隐藏SSID广播,并设置至少16位的强Wi-Fi密码,防止中间人攻击。 -
关闭高风险端口与服务
禁用9100(打印服务)、515(LPD协议)等非必要端口,仅保留业务必需功能。若需远程打印,启用IPsec或TLS加密传输,避免数据明文传输被截获。 -
固件更新与漏洞修复
每月检查厂商官网的固件更新,及时修补已知漏洞。例如,部分型号打印机曾因SSL/TLS配置缺陷导致远程代码执行风险。 -
网络隔离与访问控制
企业用户应将打印机划入独立VLAN,限制其与核心网络的通信;家庭用户可启用路由器AP隔离功能。同时配置MAC地址白名单,仅允许授权设备连接打印机。 -
清理缓存与日志管理
在“存储设置”中开启“自动覆盖打印缓存”,定期手动清除历史任务记录。涉密场景建议启用硬件加密功能,或物理销毁废弃硬盘/硒鼓。
打印机安全并非“一次性任务”,需结合技术设置与日常管理。建议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检查,并培训员工识别异常打印任务(如无故重复输出乱码)。通过多层防护,可显著降低数据泄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