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车型年审的核心要求包括:非营运轿车6年内免检、异地年检试点推行、检验机构市场化改革,以及严格检测标准与流程优化。 车主需根据车辆类型和年限选择对应年检周期,并备齐行驶证、交强险等材料,通过规范化流程完成审验。
-
6年内免检政策
2015年9月1日起,非营运轿车(面包车、7座及以上车辆除外)实行6年内免上线检测,每2年直接申领检验标志。免检期间需提交交强险、车船税证明,但车辆若发生事故或注册超2年未登记仍需上线检测。 -
检验周期分类
- 非营运小型车:6年内免检,6-10年每2年检1次,10-15年每年1次,15年以上调整为每年1次(2022年新规取消半年检)。
- 营运载客汽车:5年内每年1次,5年以上每6个月1次。
- 货车/大中型非营运车:10年内每年1次,10年以上每6个月1次。
-
检测内容与标准
年审涵盖尾气排放、制动系统、灯光、底盘等安全项目,依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12)。重点监管大中型客车和货车,要求检测数据实时上传全国联网平台,杜绝篡改或伪造。 -
便民措施与监管强化
- 推行异地年检、预约检车、周末服务,简化流程(如环保与安全检测合并)。
- 检验机构需公示检测流程和投诉渠道,违规者将面临高额罚款或撤销资质,政府部门不得参与经营。
提示:年检前需自查灭火器、三角警示牌等设备,确保车辆外观与行驶证一致。若检测不合格,需在20日内完成整改复检。建议通过车管所官网或官方APP查询最新政策,避免遗漏变动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