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自画像时精准呈现鼻子结构需掌握三个核心要点:鼻部由外鼻、鼻腔和鼻旁窦构成,其几何形态可概括为梯形,且随视角变化呈现不同立体特征。
鼻子位于面部中央,外鼻骨骼以鼻骨和软骨为支撑,上接眉骨下连人中,形成上窄下宽的梯形轮廓;鼻腔内部通过鼻中隔分隔左右腔室,内壁覆盖黏膜负责过滤空气,外侧壁的鼻甲则增强空气加湿功能;透视处理遵循近大远小原则,正面强调中线对称与鼻翼“八”字展开,侧面需突出倾斜的鼻梁(约15-30°)及压缩的远侧鼻翼。
起稿时先以轻直线定位鼻根(眉间延伸线)、鼻尖(面部最高点)与鼻底(人中衔接处)构成的中轴线;再用几何块面细化结构——鼻梁视为长方体、鼻球抽象为球体、鼻翼拆解为楔形块面,标记鼻根凹陷、骨节凸起等关键转折点;最后根据光源方向强化明暗对比:亮部集中于鼻梁左侧与鼻尖高光处,交界线落在鼻梁右侧与鼻底转折区,投影投射至下唇形成倒三角阴影。掌握鼻孔的水滴形透视规律(侧面仅露1/3边缘)及鼻唇角性别差异(男性92-98°/女性95-105°),可精准强化自画像的面部立体感与性别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