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市值蒸发规模惊人,2025年累计蒸发最高达8000亿美元(约合5.8万亿元人民币),一度跌出“万亿美元俱乐部”,但近期因政策调整与战略回归已部分回升至1.03万亿美元。这一剧烈波动背后,是业绩下滑、政治博弈与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
市值暴跌的导火索
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净利润暴跌70%,全球交付量创三年新低,汽车业务收入锐减20%。欧洲市场销量下滑45%,中国市占率从9.1%降至4.6%,直接导致股价腰斩。马斯克担任美国政府效率部负责人期间,特斯拉市值蒸发近7000亿美元,其个人财富缩水超1300亿美元。 -
政治与品牌的双重反噬
马斯克高调介入美国政治,引发核心用户群体(环保主义者与自由派中产)的强烈**。特斯拉在欧洲多国遭遇“打倒特斯拉”**,德国销量一度暴跌41%。政治站队导致品牌形象受损,叠加产品迭代缓慢(Model 3/Y五年未更新),市场竞争力显著下滑。 -
竞争围剿与技术瓶颈
比亚迪等中国车企以更低价格、更快充电技术抢占市场,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FSD)在中国因数据限制进展滞后。传统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特斯拉全球市占率从70%峰值跌至15%,市盈率仍高达112倍,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
短暂复苏与未来挑战
5月中旬,随着中美关税战暂停及马斯克淡出政坛,特斯拉市值回升至1.03万亿美元。但长期风险未消: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中国市场竞争白热化,以及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进度,仍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特斯拉的市值过山车警示科技企业:商业逻辑若被政治裹挟或创新停滞,资本市场的惩罚将又快又狠。投资者需关注其技术突破与市场策略的实质性调整,而非短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