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集团是外资控股吗

双汇集团确实是由外资控股的。罗特克斯有限公司(由高盛和鼎晖投资共同控制)直接持有双汇集团100%的股权,并通过双汇集团间接持有双汇发展73.25%的股份。

1. 双汇集团的外资控股背景

双汇集团的前身为漯河肉联厂,最初是国有企业。2006年,商务部批准漯河市国资委将双汇集团100%的股权转让给罗特克斯有限公司,标志着双汇集团成为外商投资企业。

2. 控股方罗特克斯的股权结构

罗特克斯由高盛和鼎晖投资分别持有51%和49%的股份。这种外资控股结构使得双汇集团的管理和决策权掌握在外资手中。

3. 外资控股对双汇发展的影响

罗特克斯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有双汇发展73.25%的股份,使其成为双汇发展的实际控制人。这种股权安排不仅确保了外资对双汇发展的控制力,还通过复杂的股权架构优化了税务和资本运作效率。

总结

双汇集团的外资控股背景源于2006年的股权转让,罗特克斯作为控股方,通过其复杂的股权结构实现对双汇发展的实际控制。这种外资控股模式为双汇集团带来了资本运作的灵活性,同时也使其成为中国肉类加工行业中的重要外资企业。

本文《双汇集团是外资控股吗》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172051.html

相关推荐

双汇被哪个公司收购了

‌双汇发展于2023年被全球最大猪肉食品企业万洲国际(WH Group)全资收购 ‌,此次并购整合了中美猪肉产业链优势,形成从养殖到零售的全球性闭环。 ‌并购背景 ‌:万洲国际作为双汇母公司早持有其73%股权,2023年通过增资换股实现100%控股,交易估值超70亿美元。 ‌产业链协同 ‌:合并后依托史密斯菲尔德(Smithfield)的北美养殖资源与双汇中国的加工网络,产能提升30%。

2025-05-16 人工智能

双汇万子豪谁的儿子

​​双汇集团副总裁万子豪是创始人万隆的孙子,但其父亲身份未公开披露,目前仅能确认其属于万氏家族第三代成员。​ ​ 作为90后高管,他已在双汇体系内担任多个核心职务,包括进出口贸易和国际化业务负责人,被视为企业年轻化转型的关键人物。 万子豪的职务晋升路径清晰:从2013年加入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公司起步,历任万隆秘书、进出口贸易公司总经理等职,2024年9月正式进入双汇发展高管团队

2025-05-16 人工智能

双汇实际控制人是外国控股吗

双汇实际控制人是外国控股的 。 股权结构分析 罗特克斯有限公司 :双汇发展(000895.SZ)的控股股东,直接持有双汇发展13.98%的股份,并通过双汇集团间接持有双汇发展59.27%的股份。 兴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于英属处女群岛,是双汇发展的实际控制人,其受益人主要为双汇集团及其关联企业的员工。 雄域投资有限公司 :注册在英属处女群岛,持有万洲国际35.94%的股权

2025-05-16 人工智能

双汇老总万隆女秘书

沈瑞芳 关于双汇集团创始人万隆的女秘书沈瑞芳,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个人背景与职业发展 早期身份 沈瑞芳曾为双汇集团保洁工、保卫人员妻子,后凭借与万隆的关系晋升为贴身秘书。 职场地位 在万隆任期内,她掌握公司核心决策权,甚至被指控制万隆与儿子万洪建的关系,形成实际影响力。 二、与万隆的关系争议 私生子传闻 多份资料称沈瑞芳与万隆有私生女,但该说法未获官方证实。 家庭与情感纠葛

2025-05-16 人工智能

双汇卖给哪个国家了

双汇发展目前仍是中国企业,‌未出售给任何国家 ‌,其母公司万洲国际在香港上市但保持中资控股地位。以下是关键信息展开: ‌股权结构 ‌ 双汇母公司万洲国际2013年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但双汇品牌始终由万洲国际控股(注册于开曼群岛,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管理层)。 ‌市场误解澄清 ‌ 部分报道误传"双汇被外资收购",实则为万洲国际通过国际并购扩展产业链

2025-05-16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下游产业有哪些

人工智能下游产业涵盖了广泛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软件应用和硬件应用两大方向。这些领域不仅推动了技术发展,还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运作模式。 一、人工智能下游产业的分类 软件应用 智能驾驶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动驾驶汽车,提升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医疗 :如AI辅助诊断、药物研发等,提高医疗服务的精准性和效率。 智能家居 :包括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等,使家庭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

2025-05-16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作用及意义

​​人工智能正以“头雁”效应引领科技革命,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技术渗透重塑产业生态、提升社会效率,并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引擎。​ ​从医疗诊断的精准化到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AI不仅推动经济增长极的转移,更在解决全球性难题中展现人类文明的突破潜力。 ​​技术革新层面​ ​,AI通过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分析实现认知边界的持续拓展。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让机器理解人类指令,计算机视觉系统在安防

2025-05-16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高速发展,技术成熟,应用广泛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可综合以下方面分析: 一、产业发展现状 技术成熟度提升 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算法持续优化,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技术在医疗、交通、金融等领域实现突破性应用。例如,AI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用于病毒检测、药物研发及医疗影像分析。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全球人工智能市场预计2025年突破5000亿美元,中国作为重要一极

2025-05-16 人工智能

智能养老院创业计划书

​​智能养老院创业计划书的核心在于通过科技赋能养老服务,打造集安全监护、健康管理、精神关怀于一体的智能化养老解决方案,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高品质需求。​ ​其核心亮点包括:​​智能化硬件(如穿戴设备、远程监测系统)提升照护效率​ ​、​​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健康管理​ ​、​​亲情互联平台缓解代际隔阂​ ​,以及​​政策红利下的千亿级市场潜力​ ​。 ​​市场需求与痛点​ ​

2025-05-16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养老前景如何

‌人工智能养老前景广阔,将成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关键技术支撑,主要体现在智能监护、健康管理、情感陪伴三大核心领域。 ‌ ‌智能监护提升安全性 ‌ 通过传感器与AI算法,实时监测老人跌倒、突发疾病等意外情况,自动报警并联动急救系统。例如,智能床垫可检测心率异常,摄像头能识别行为异常模式。 ‌健康管理个性化 ‌ AI分析健康数据(如穿戴设备、电子病历),提供用药提醒、慢病预警及饮食建议

2025-05-16 人工智能

双汇是不是国企还是私企

​​双汇目前是一家由私人和外资控股的跨国食品企业,其前身为国企漯河肉联厂,经过多次产权改革后于2006年完成私有化,现实际控制人为以万隆为首的管理层团队。​ ​ ​​国企改制历程​ ​ 双汇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漯河肉联厂,1984年万隆接手时仍为国有企业。1998年双汇发展A股上市时,母公司双汇集团仍由漯河市国资委100%控股。2006年,漯河市国资委将双汇集团100%股权以20

2025-05-16 人工智能

双汇是否被国外收购了

双汇没有被国外收购,但曾通过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公司实现国际化布局。具体信息如下: 2006年国内收购 双汇集团曾以20.1亿元人民币被高盛集团和鼎晖中国成长基金收购100%股权,成为其全资子公司。此次收购使双汇成为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 2013年美国收购 双汇国际以71亿美元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该交易是当时中国企业规模最大的赴美投资案

2025-05-16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教育相结合的意义

​​人工智能与教育相结合的意义在于通过技术赋能实现教育公平化、个性化与高效化,其核心价值体现在重塑教学场景、优化资源配置及培养未来人才三大维度。​ ​ ​​打破时空限制,推动教育普惠​ ​ 人工智能通过智能学伴、虚拟课堂等技术,将一线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输送至偏远地区,解决师资分布不均问题。例如AI驱动的双语教学系统可自动适配方言学生,而动态题库能根据区域学情差异智能调整难度

2025-05-16 人工智能

高盛持股a股十大股东

​​高盛作为国际顶级投行,其A股前十大股东持仓动态反映外资对中国核心资产与成长赛道的长期布局。截至2025年5月最新数据,高盛通过自有资金及子公司持有超30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重点聚焦高端制造、军工科技、消费医疗三大领域,且新进中小盘成长股占比显著提升。​ ​ ​​行业分布集中化​ ​ 高盛持仓呈现明显行业偏好: ​​高端制造​ ​:如恒工精密(RV减速器壳体供应商)

2025-05-16 人工智能

高盛最新持股明细

高盛最新持股明细显示其投资组合呈现‌科技股主导、金融板块增持、新兴市场布局扩大 ‌三大特点。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前十大持仓占比超45%,重点加仓人工智能及新能源赛道。 ‌科技巨头为核心配置 ‌ 苹果(AAPL)、微软(MSFT)合计持仓达18.7%,较上季度增长3.2个百分点。新增英伟达(NVDA)至前五大持仓,反映对GPU算力需求的长期看好

2025-05-16 人工智能

推动什么深度融合,简称四链融合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简称“四链融合”)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路径,旨在通过要素高效协同破除堵点,实现科技到产业的闭环转化。​ ​其本质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托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并以资金链和人才链为支撑,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最终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创新链与产业链互融互促​ ​

2025-05-16 人工智能

产业深度融合什么意思

产业深度融合是指不同产业之间通过资源整合、技术渗透、业务协同等方式,打破原有行业界限,形成跨领域、跨行业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发展模式。这种融合不仅能够提升产业竞争力,还能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1. 融合的背景与趋势 产业深度融合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趋势。随着技术创新的加速和产业分工的细化,各产业间的边界逐渐模糊,传统行业间的资源、技术和市场开始相互渗透

2025-05-16 人工智能

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实体经济的各个领域,可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以及创新能力的增强。 1. 提升生产效率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手段,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利用。例如,在制造业中,人工智能可以实现对生产设备的预测性维护,减少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在物流行业

2025-05-16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带来的坏处例子

‌人工智能带来的坏处主要体现在失业风险、隐私泄露、算法偏见和依赖性增强等方面 ‌。虽然AI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以下是几个典型例子: ‌失业风险加剧 ‌:AI自动化取代了许多传统岗位,如制造业、客服和数据分析等领域,导致部分劳动者面临失业或技能淘汰的困境。 ‌隐私与数据泄露 ‌:AI依赖海量数据训练,可能导致个人信息被滥用,例如人脸识别技术被用于非法监控或数据买卖。

2025-05-16 人工智能

促进什么和什么深度融合

​​促进SEO与用户体验深度融合的关键在于遵循Google EEAT标准(经验、专业性、权威性、可信度),通过高质量内容、技术优化和用户需求洞察,实现搜索排名与用户满意度的双赢。​ ​ ​​以EEAT框架为核心​ ​ 内容创作者需具备​​第一手经验​ ​(如亲自测试产品)、​​专业资质​ ​(如医生撰写健康指南)、​​行业权威背书​ ​(如权威机构引用)和​​透明可信的信息源​

2025-05-16 人工智能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