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be prone to do”和“be prone to doing”的用法,需根据语境和含义进行选择,具体分析如下:
一、基本用法区别
-
be prone to do
-
表示“倾向于做某事”,强调一种固有的倾向性或易发性,通常与基因、习惯或客观条件相关。
-
例如:
-
Children are prone to eat junk food. (孩子们都喜欢吃垃圾食品)
-
The country is prone to earthquakes. (该国多地震)
-
-
-
be prone to doing
-
表示“对做某事有倾向性”,强调行为与动作的关联性,常用于描述习惯性动作或状态。
-
例如:
-
He is prone to procrastination. (他容易拖延)
-
The disease is prone to recurring. (这种疾病易复发)
-
-
二、核心差异总结
维度 | to do | doing |
---|---|---|
含义 | 表示未来动作倾向(如计划、决定) | 表示习惯性或固有倾向 |
语法功能 | 非谓语动词,表示未发生的动作 | 动名词,可作主语、宾语等 |
时间指向 | 将来/目的性动作 | 过去/持续状态 |
三、使用建议
-
当需表达“因基因/习惯等固有因素易做某事”时,使用 be prone to do 。
-
当需表达“对某种行为有持续倾向(如习惯、疾病等)”时,使用 be prone to doing 。
四、常见误区
部分词典或非正式语境可能混用,但严格来说:
-
be prone to do 只能接动名词(如be prone to eating),因为 prone 是形容词,需接动名词作后置定语。
-
be prone to do 不可接不定式(如be prone to do eat),否则语法错误。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选择正确形式,参考权威语法资料(如《英语语法大全》)进一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