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衣物的卫生标准是确保衣物安全、洁净、可再使用的核心要求,关键包括专业洗涤消毒、微生物指标达标、外观无破损污渍三大核心环节。捐赠前需彻底清洁消毒,细菌菌落总数需≤200 CFU/cm²,真菌≤100 CFU/cm²,且不得检出致病菌。衣物应无锐利物残留,拉链纽扣完好,儿童服装需符合绳带安全规范。
- 分类处理标准:未使用过的捐赠衣物需符合国家纺织品安全规范(如GB 18401),已使用过的需经专业洗涤消毒,分为批量与非批量两类。非批量捐赠的衣物需额外检测卫生指标,确保无害微生物残留。
- 微生物控制: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病原体,检测项目涵盖细菌、真菌、大肠菌群及致病性化脓菌(如绿脓杆菌)。消毒后需密封包装,避免二次污染。
- 外观与安全性:衣物不得有明显污渍、破损或发霉,填充物需感官检验合格。儿童服装绳带长度、附件牢固性需符合GB 31701,避免尖锐物残留风险。
- 捐赠机构要求:多数机构接收七成新以上、洗净叠好的衣物,拒收内衣裤等私密物品。偏远地区需确保衣物配件(如纽扣、拉链)完好,包装防潮防磨损。
捐赠前务必联系机构确认要求,优先选择正规慈善组织。卫生达标的衣物不仅能保障受赠者健康,也能体现捐赠者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