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土地承包政策迎来重大调整:二轮延包30年全面铺开,以“大稳定、小调整”为核心,通过“地、利、岗、保”四大措施保障农民权益,同步推进数字化确权与规模化经营。
-
延包政策全面落地
安徽省作为全国整省试点,2025年将完成662万农户土地延包签约,占全省农户总数的55%。政策明确“不收回、不打乱、不重分”原则,承包权直接顺延至2057年,进城落户农民权益不受影响。 -
创新解决无地农户难题
针对历史遗留问题,安徽推出“地、利、岗、保”组合方案:分配集体机动地、发放30%-50%流转租金补贴、增设公益性岗位、纳入社保兜底。例如阜阳市颍州区通过机动地调配,为无地农户年均增收3000元。 -
数字化赋能土地管理
试点地区引入无人机测绘和区块链技术,实现承包信息实时上链,纠纷调解效率提升70%。亳州市通过清理“以租代征”土地,新增2.3万亩承包地用于分配。 -
补贴与规模化经营联动
高标准农田建设补贴达每亩2400元,推动土地连片整合。合肥市长丰县试点“一户一田”模式,机械化成本降低40%,农民年收入增加超2万元。
提示: 农民需及时核对承包信息,保留确权证书,关注村集体公示,确保权益不受损。政策执行强调透明化,可通过官方渠道监督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