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作为安徽省的“北大门”,近年来经济发展呈现高质量跨越式增长,2023年GDP达2291.5亿元,增速5.8%,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1.1%,工业投资增速连续多月居全省第一。其核心优势在于“5512”产业工程(五大主导产业、五大传统产业升级、十二大特色集群)的强力推进,以及长三角一体化、皖北振兴等战略机遇的深度承接。
-
产业动能强劲
宿州以工业强市为根基,制造业覆盖国民经济31个大类中的29个,云计算、智能算力规模居全省前三。新能源汽车、光伏能源、预制菜等新兴产业集群快速崛起,2023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82.9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达31.9%。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转型焕发活力,如雪龙纤维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国家级创新案例。 -
开放合作深化
宿州积极融入长三角产业链分工,宿徐现代产业园、黄淮海智慧物流产业园等重大项目落地。2023年利用省外资金882.2亿元,签约50亿元以上项目8个,院士工作站数量全省第一。“张江创造+宿州制造”模式全省推广,民营经济存量市场主体五年翻番。 -
城乡协同发展
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并举,主城区污水治理入选全国示范,建成公园游园118个,农村公路总里程2.1万公里(皖北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5.1%和8.2%,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 -
营商环境优化
推行“最多跑一次”清单,200余项服务实现长三角线上通办,城市信用评价稳居全国地级市第一方阵。2023年新增经营主体12.1万户,总量达66.8万户(全省第四)。
未来,宿州锚定“苏鲁豫省际毗邻区域新兴中心城市”目标,力争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3500亿元。凭借资源禀赋(煤炭储量42亿吨、耕地900万亩)和区位交通(京沪、陇海铁路交汇)优势,这座千年古城正以创新开放的姿态,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