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难度系数的计算通常基于试卷中题目的得分情况,一般采用极端分组法或项目反应理论等方法。以下是极端分组法的简要步骤:
- 数据收集:收集所有考生的试卷得分数据。
- 分组:将考生按得分从高到低排序,并分成高分组和低分组。
- 计算通过率:分别计算高分组和低分组的通过率。
- 难度计算:用高分组通过率减去低分组通过率,再除以2,得到试卷的难度系数。
具体步骤如下:
1. 数据收集
需要收集所有考生在试卷上的得分数据。这些数据通常由阅卷系统或人工录入。
2. 分组
将考生按得分从高到低排序,并分成两个组:高分组和低分组。通常,高分组选择得分最高的27%的考生,低分组选择得分最低的27%的考生。
3. 计算通过率
分别计算高分组和低分组的通过率。通过率是指该组中得分达到及格线(通常为60分)的考生比例。
4. 难度计算
试卷的难度系数(D)计算公式为:
其中, 为高分组的通过率, 为低分组的通过率。
总结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计算出试卷的难度系数,用于评估试卷的难易程度。难度系数越高,试卷越难;难度系数越低,试卷越容易。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分组比例和及格线,以获得更准确的难度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