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到证和就业通知书不一样,二者在定义、作用、发放主体及使用流程上存在明显区别。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核心区别总结
-
定义与性质
-
就业通知书 :由用人单位发放,确认毕业生被录用,用于确认就业意向。
-
报到证 :由教育部印制,由省级教育部门签发,是毕业生正式报到的官方凭证。
-
-
发放主体
-
就业通知书由用人单位直接发放。
-
报到证由教育部及地方教育部门统一签发。
-
-
内容差异
-
就业通知书包含录用信息(如单位名称、岗位等)。
-
报到证包含毕业生基本信息、报到期限、就业单位全称等。
-
-
使用流程
-
就业通知书用于签订就业协议后提交给用人单位。
-
报到证在毕业时由学校发放,毕业生需持报到证到单位报到,并将就业通知书放入档案封存。
-
二、政策调整说明
2023年起,国家取消就业报到证,毕业生无需办理补办手续,其功能已由电子档案、劳动合同等替代。但就业通知书仍作为存档材料保留,用于证明录用关系。
三、注意事项
-
若学校未发放报到证,毕业生可自行办理相关手续。
-
就业通知书与报到证需分开存放,前者存档,后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