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一律八个必须”是新时代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核心准则,强调纪律刚性、责任担当与为民服务的统一性。其核心亮点在于:以“一律”划清底线红线,用“必须”强化行动自觉,通过严禁特权思想、严控权力滥用、严抓工作实效等具体规范,实现党风政风的根本性转变。以下是结合实践的心得体会:
-
纪律严明是根本前提。一律不得干预人事财务等敏感事项,必须坚持集体决策、阳光操作。实践中需警惕“打招呼”“递条子”等变相干预,确保公权力在制度笼子中运行。例如,某单位明确采购流程全程留痕,违规插手者一律追责,群众满意度提升30%。
-
廉洁自律是底线要求。一律不得收受利益关联方财物,必须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关键要管住“八小时外”社交圈,如某地将干部家属经商情况纳入动态监管,切断利益输送链条。
-
实干导向是成事之基。一律禁止搞形象工程,必须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典型案例显示,某市叫停3个“盆景式”项目,将资金投入老旧小区改造,直接惠及5万居民。
-
作风转变需以上率下。领导干部一律带头执行公车使用、调研接待等规定,必须破除“例外思维”。某省开展“作风下沉月”活动,省级领导乘公共交通下基层,带动基层干部减负提效。
-
监督问责是长效保障。对违反“八个一律”行为一律从严查处,必须完善群众监督机制。某县开通“扫码举报”平台,实现问题线索24小时响应,问责效率提升50%。
践行“八个一律八个必须”,本质是回答“我是谁、为了谁”的问题。只有将纪律约束转化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才能在为民服务中彰显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