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5师是一支战功赫赫的英雄部队,其历届师长在革命战争、边疆防卫和军队建设中均立下不朽功勋。从首任师长符先辉率部参加淮海战役、开辟陕南根据地,到王玉昆指挥对印自卫反击战取得重大胜利,55师始终以“一人一枪奋战到底”的顽强作风,成为我军主力中的精锐力量。
符先辉(首任师长)是55师战斗传统的奠基者。他带领部队在解放战争中歼敌近7万人,生俘国民党军中将杨澄源等23名将官,并成功创建陕南革命根据地。淮海战役中,他指挥的12旅以惨烈牺牲堵住黄维兵团突围,被***称赞“打光了也要重建”。1955年,符先辉被授予大校军衔,后晋升少将,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等多项荣誉。
王玉昆(1960年代师长)是55师现代化转型的关键人物。他创造性地推行“战场鼓动法”,在每个连队配备快板宣传队,将战报编成顺口溜提升士气。1962年对印作战中,他率部疾行上万里,攻占西山口、申隔宗,歼敌920人并缴获大批装备,被毛主席表扬“走得快、打得好”。他还带领部队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实现粮食自给,并支援兄弟单位渡过难关。
55师的军事成就还体现在战术创新上。符先辉在吕梁战役中首创“模块化架桥法”,将舟桥分解为标准组件使架设速度提升三倍;王玉昆在豫西牵制作战中运用“神经战”战术,用电话线串联地雷制造“连环雷阵”。这些创新后来被广泛运用于对越自卫反击战等战役。
这支部队的光荣传统仍在延续。在近年军改中,55师主体部队整编为77集团军某旅,其“一人一枪奋战到底连”至今保持着连续13年基层建设先进的纪录。从雪山草地到雪域高原,这支英雄部队用80余年的奋斗史证明:唯有传承铁血精神,方能锻造不败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