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可总结为“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开放协同、政策赋能”四大核心动力。2024年长沙GDP首破1.5万亿元,先进制造业占比达35.7%,工程机械、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集群加速迈向世界级,凸显其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产业升级构筑硬实力。长沙以工程机械、电子信息、先进储能材料为支柱,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与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例如,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资产规模全国第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年产能超20万辆,数字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0.8%,亩均效益提升成为增长主引擎。
创新驱动激活新动能。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定位推动科创生态优化,湘江科学城、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等重大项目落地,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增10.1%。企业研发中心如索恩格新能源总部聚集,带动长沙创新能力稳居全国前十,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链。
开放协同拓展空间。中欧班列(长沙)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中非经贸博览会等国际展会常态化举办,国际友城增至57个。通过“湘商回归”“校友回湘”等机制,2024年引进重大项目197个,实际利用外资880亿元,开放型经济成为重要增长极。
政策赋能优化环境。长沙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人才总量突破315万,房价优势与“稳经济23条”等政策形成“低门槛+高活力”组合拳。营商环境全国前列,新设企业增长率保持中部省会领先,市场主体活力持续释放。
长沙的实践表明,“制造立市、科创强市、开放兴市”的协同路径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模式。未来,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全球研发中心建设的深化,长沙有望在中部崛起中进一步强化标杆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