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近年来在多个科研领域取得显著突破, 尤其在 海洋科学、新能源材料、人工智能交叉学科 方面成果丰硕。该校通过 国家级实验室平台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国际前沿技术攻关 等方式,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社会发展。
-
海洋科学领域领跑全国
依托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在 海洋碳汇、赤潮预警、深海探测技术 方面取得系列突破。例如,研发的 高精度海洋传感器 已应用于南海生态监测,相关论文发表于《Nature》子刊。 -
新能源材料技术产业化
化学化工学院团队开发的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转换效率突破25%,柔性电池技术已与宁德时代等企业合作量产;另在 氢能催化材料 领域破解了低成本储氢难题,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人工智能赋能多学科
信息学院联合医学院开发的 肝癌早期筛查AI系统 准确率达96%,获批国家医疗器械认证;经济学科研团队则利用 大数据模型 预测区域经济走势,成果被发改委采纳。 -
国际合作与成果转化
与剑桥大学共建的 “嘉庚创新实验室” 聚焦量子计算,孵化3家科技企业;2024年全校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40%,技术转让金额超5亿元。
这些成果体现了厦门大学“顶天立地”的科研定位 ——既瞄准世界学术前沿,又紧扣产业需求。未来,该校将持续优化科研生态,推动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