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与厦门大学均为中国百年名校,分别扎根岭南与闽南,以 “医科起家” 与 “华侨基因” 为鲜明特色。 中山大学前身为1924年孙中山创立的国立广东大学,后合并多所院校形成综合性大学;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陈嘉庚1921年独资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
中山大学历史沿革
- 创立背景:1924年孙中山先生为培养革命人才创立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更名为中山大学,奠定“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校训。
- 合并发展:1952年院系调整中,中山大学整合岭南大学、华南联合大学等院校资源,形成文理医工多学科体系。
- 当代布局:2001年合并中山医科大学,强化医学优势,现有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
厦门大学历史沿革
- 华侨创办:1921年陈嘉庚倾资兴建,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为校训,早期设文、理、商、教育等学科。
- 战时西迁:1937年抗战爆发内迁长汀,仍坚持办学,被誉为“南方之强”。
- 开放先锋:1980年代率先设立经济特区研究机构,成为两岸学术交流重要窗口。
两校均历经战火、合并与改革,如今中山大学以医科和理工见长,厦门大学则在经济、海洋学科领域独具优势,共同见证中国高等教育的百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