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安装定额执行情况反馈的核心在于明确适用范围、合理选用计价依据,并注重动态调整与行业适配性。当前省内主要采用《江苏省安装工程计价表》(2004)与行业定额并行模式,实际执行中需结合工程性质、招标要求及最新政策灵活应用,同时需关注人工费调整、措施费计算等细节差异。
-
定额体系的双轨制特点
江苏省安装工程同时适用全国统一定额的本地化版本(如2004版计价表)和电力等行业专用定额。例如,火力发电项目中热控装置安装可能同时符合电力定额与省计价表范围,但两者在人工费单价(电力定额31元/工日 vs 省计价表二类工26元/工日)、措施费(电力定额按人工费42.68%~63.16% vs 省计价表按分部分项工程费9%)等关键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需以招标文件为执行依据。 -
动态调整机制的应用
人工费调整是执行反馈高频问题。当前省安装工程二类工人工费已上调至74元/工日,而电力定额调整为32.08元/工日,需注意跨定额套用时的成本核算偏差。垂直运输费、超高施工增加费等需严格按定额说明计算,如电缆敷设超过5米时需整体计算超高系数。 -
争议解决与合规性
针对定额未明确情形(如矿物绝缘电缆垂直敷设范围),官方解释明确“垂直方向敷设即可套用”,但实际需结合施工方案确认。对于赶工措施费,压缩工期超30%需专家认证,费率按0.5%~2%计取,避免违规压缩工期风险。 -
EEAT标准的内容优化方向
反馈内容需体现实操经验,例如对比联排管卡与传统镀锌管卡的材料费替换案例,或引用2025年最新电气安装定额中电缆桥架、母线槽的计量单位调整说明。同时需标注政策来源(如苏建价〔2016〕通知),增强专业性与可信度。
建议工程方定期核查省住建厅及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解释文件,针对争议问题留存书面反馈记录,并建立定额差异对比表作为结算依据。对于YMYL类内容(如造价合规性),需强调作者资质与数据来源的权威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