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各市产业结构呈现多样化发展,经济总量和质量齐头并进。2024年,全省GDP达13.7万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8:43.2:53.0,服务业占比首次超过50%,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1. 苏州市:制造业强市
苏州以26727亿元GDP稳居全省第一,制造业是其经济支柱。2024年,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7万亿元,同比增长9.2%。通过“1030”产业体系,苏州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持续发力,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
2. 南京市:科技创新引领
南京GDP达18500亿元,位列全省第二。作为科教资源丰富的城市,南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024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进一步提升。南京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3. 无锡市:新兴产业崛起
无锡以16200亿元GDP排名第三,新兴产业成为其增长亮点。2024年,无锡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9%,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分别增长15.9%和8.3%。无锡还着力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4. 淮安市:快速增长
淮安以7.1%的GDP增速领跑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显著。淮安在传统产业升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5. 宿迁市与徐州市:区域特色发展
宿迁和徐州分别以6.9%和6.4%的GDP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宿迁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徐州则依托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装备制造和新能源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
总结
江苏各市产业结构在高质量发展中各具特色,苏州、南京、无锡等经济强市在制造业、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领域表现突出,而淮安、宿迁等后发城市则通过产业升级实现快速增长。未来,江苏将继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