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事故预防的核心在于源头管控、技术升级与系统化管理。严格准入制度(禁采高风险区域)、动态风险评估(引入第三方机制)、隐蔽致灾因素治理(瓦斯、水害等)是三大关键措施,结合机械化减人、信息化预警等科技手段,可大幅降低事故率。
- 源头严控:划定禁采区,淘汰落后工艺,严禁超层越界开采。新建矿井需同步规划安全与环保标准,从资源配置到人员素质实施全流程准入审核。
- 风险动态管理:政府与企业联合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利用大数据分析事故规律,实时监测瓦斯浓度、顶板压力等指标,超限立即停产撤人。
- 科技兴安:推广自动化采掘设备,减少井下作业人数;建立“一通三防”体系(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研发瓦斯治理新技术,强化水害预测预报能力。
- 应急能力提升:完善避险“六大系统”(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等),定期演练撤人预案,确保汛期或灾害天气及时响应。
煤矿安全需长期投入与全员参与,从管理到技术形成闭环。企业应定期培训职工、更新设备,监管部门需强化执法,共同筑牢“零超限、零隐患”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