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规程的核心目标是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生命安全与健康,通过强制性技术标准规范采掘、通风、瓦斯防治等关键环节,突出预防为主的原则,并明确企业主体责任与监管要求。
煤矿安全规程对井下设备选型与维护提出严格标准,要求使用防爆电气设备,定期检测机械性能,确保设备在瓦斯环境中安全运行。同时规定采掘工作面必须预留安全通道,支护强度需匹配地质条件,防止顶板事故。
通风管理是规程的重点内容,明确矿井需建立完整通风系统,实现新鲜风流全覆盖,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8%。局部通风机必须双电源供电,避免无计划停风导致瓦斯积聚。高瓦斯矿井还需安装实时监测系统,数据联网至监管平台。
针对瓦斯与粉尘防治,规程要求实施"先抽后采"策略,预抽煤层瓦斯降低突出风险。采煤机必须配备喷雾降尘装置,作业场所粉尘浓度需每班检测。爆破作业时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即装药前、爆破前和爆破后的瓦斯检查。
规程还细化应急管理要求,包括井下避险硐室设置、避灾路线标识清晰度,以及全员应急演练频率。企业未配备自救器或未培训工人使用属重大违规,可能面临停产整顿。
煤矿安全规程通过技术防控与管理措施的双重约束,构建了从风险预警到事故救援的全链条保障体系。企业需定期对照条款自查整改,监管部门则依托动态检查与远程监控确保执行刚性,最终实现零死亡的可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