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循环审计的关键步骤可分为以下五个核心环节,涵盖从流程理解到最终报告的全过程:
一、业务循环理解与风险评估
-
了解业务循环
深入分析企业的业务流程、内部控制体系及关键控制点,包括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等核心循环。
-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识别与业务循环相关的财务风险,如收入确认时点、信用政策执行等,为后续审计程序设计提供依据。
二、内部控制测试
-
检查与评价控制有效性
通过穿行测试、观察、询问等方式,验证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运行,识别潜在缺陷或舞弊风险。
-
设计针对性审计程序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实质性测试和符合性测试计划,如应收账款函证、销售发票核对等。
三、实质性程序实施
-
交易测试
采用审阅、复核、穿行测试等方法,验证交易真实性,例如核对销售发票与物流单据的一致性。
-
余额测试
通过盘点、函证等直接获取余额证据,确保账户余额准确性,如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和函证。
四、分析性复核与结论
-
关键指标分析
复核应收账款周转率、收入占比等财务指标,与历史数据及行业基准对比,发现异常波动。
-
形成审计意见
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发表无保留、保留或否定意见,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审计方法选择
采用 账户法 或 循环法 进行分块审计,其中销售与收款循环因涉及现金流动通常单独重点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