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扩招机构有真有假,关键在于甄别资质与合法性。国家政策支持的高职扩招是真实的,但部分机构利用信息差实施诈骗,需警惕“包过”“内定名额”等话术陷阱。
-
政策真实性
高职扩招是国家推动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面向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提供学历提升机会。教育部明确要求各省份落实招生计划,但学费需直接交至学校,任何机构代收或“预付费”均属违规。 -
诈骗常见套路
- 伪造合作资质:冒充高校老师或伪造录取通知书,甚至带领学生参观校园以骗取信任。
- 收费陷阱:以“定位费”“代管费”等名义收取高额费用,承诺未兑现后失联。
- 虚假承诺:宣称“免考包过”“内部指标”,实际无法操作且涉嫌违法。
- 正规机构特征
- 透明流程:合同明确“录取失败全额退款”,学费按年缴纳至学校对公账户。
- 资质可查:营业执照注册时间早、资金充足,与高校官网公示的合作名单一致。
- 案例实证:提供往届学生录取证明及学信网查询指引,拒绝仅凭截图或口头承诺。
总结:选择机构前务必通过省教育考试院或学校官网核实信息,拒绝“捷径”诱惑。若遇收费异常或合同模糊,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