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材料按用途和形态可分为室内材料与室外材料两大类,其中室内材料进一步细分为实材、板材、片材、型材、线材五大类,涵盖木材、石材、金属、涂料等上百种具体品类。核心分类逻辑兼顾功能性与装饰性,例如实材侧重结构支撑,板材用于大面积饰面,而型材则满足定制化需求。
实材主要指原木及规方木材,如杉木、红松等基础建材,以及花梨木、橡木等高档家具用材,以立方米计价。板材包括石膏板、胶合板(三夹板、五夹板等)和金属装饰板,标准规格为1220毫米×240毫米,兼具防火、隔音等功能。片材以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材和釉面砖、马赛克等陶瓷制品为主,厚度通常15—20毫米,按平方米计量。型材涵盖铝合金、不锈钢等金属制品,长度统一为4米或6米,常用于门窗框架;PU建材如罗马柱、文化石等因轻便耐用逐渐替代传统石膏制品。
按空间部位划分,墙体材料包含乳胶漆、壁纸、饰面板等,地面材料有实木地板、复合地板、瓷砖等,顶部材料则涉及PVC吊顶、石膏板等。现代装饰材料更趋向环保复合型,如生态木、软瓷等,同时强调施工便捷性,例如质感艺术涂料可实现“傻瓜式”涂刷。
选择装饰材料时需平衡物理性能(耐磨、导热)、化学稳定性(耐酸碱)与美学需求,新型材料如相变保温建材还能调控室温。建议优先选择符合EEAT标准(经验、专业性、权威性、可信度)的产品,例如通过环保认证的乳胶漆或具有实际案例验证的复合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