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有效期的计算方法是:从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日起算,通常设定为60-90天,需确保在有效期截止前30日完成评标和定标。关键要点包括:①严格遵循招标文件载明的期限;②法定最长不超过90天;③遇到特殊情况可协商延长,但需补偿投标人损失。
投标有效期起算时间明确为投标截止日而非开标日,这是法律和实践的共识。计算时需包含节假日,若截止日为休息日则顺延至下一工作日。例如某项目投标截止日为5月20日,有效期90天,则截止日为8月17日(含完整日历日)。
合理期限需兼顾项目复杂度与市场风险。大型工程建议90天,普通采购可缩短至60天。必须预留30天缓冲期完成合同签订,若预计超期应提前15天启动延期程序。延长有效期需书面通知所有投标人,并同步延长投标保证金期限。
投标人需特别注意证书有效性覆盖整个投标期。常见误区是认为投标时有效即可,实际要求资质文件(如ISO认证)需持续有效至合同签订日。招标方若未在截止日前30日完成评标,投标人有权拒绝延期并收回保证金。
精确计算投标有效期是招投标合规的核心环节,建议采用“截止日+90天-30天缓冲”的公式,同步核查资质时效性。遇到市场波动等特殊情况,应及时评估延期风险与补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