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环境清洁规范的核心是通过标准化流程、分区管理和专业消毒手段,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确保患者安全。关键点包括:高频接触面重点消毒、医疗垃圾分级处理、空气质量控制及人员防护。
- 高频接触面清洁:门把手、床栏、呼叫按钮等每日至少消毒3次,使用含氯消毒剂(500mg/L)或75%酒精,作用时间≥1分钟。拖布、抹布按区域分色使用,避免交叉污染。
- 分区与流程管理:严格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执行“从洁到污”单向清洁路径。清洁工具按区域专用,用后立即消毒晾晒。
- 医疗废物处置:锐器放入防刺穿容器,感染性垃圾使用双层黄色袋密封,标注“感染性废物”,24小时内清运。普通垃圾与医疗废物严禁混放。
- 空气与环境监测:自然通风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层流病房定期检测压差和微粒数。紫外线灯消毒时确保无人,照射后通风30分钟。
- 人员防护与培训:清洁人员穿戴口罩、手套、隔离衣,脱卸时执行“手卫生—摘手套—手卫生—摘口罩”流程。每月至少1次感染控制培训。
病房清洁需结合动态评估,如遇耐药菌感染病例,立即升级消毒方案。规范执行可降低医院感染率30%以上,是医疗质量安全的基石。